游人小说网 > 北雄全文阅读 > 第1462章变故

第1462章变故


  大唐元贞六年,一切其实都可以说是已经走上正轨。

  朝中纷争不多,地方上也渐渐平静了下来,不再有那么多匪患需要剿灭,也不再有那么多人想要拿起刀枪来讨生活。

  外交上面也层次分明了起来。

  北方突厥依旧是大唐潜在的对手,可因为元贞三年两国会盟的缘故,两国关系趋于缓和,边境上没了什么冲突。

  大唐陆续从突厥手中兵不血刃的收回了一些前隋的领土。

  西突厥离着太远,大唐的国策还是怀柔为主,以玉门关为界,与西突厥人往来。

  西边多了一个对手,那就是吐蕃,大唐的触角已经伸展了过去,只看能不能把这个对手扼杀在萌芽当中而已。

  南边大唐收回了林邑等郡,迫使扶南派出使者朝见,并在那边设立了南海道。

  东边海上的进展就不用多说了,前两年大唐主要在向海上用兵,东海几成坦途。

  如今大唐朝堂上下都在盯着高句丽,杨广三征高句丽之后,高句丽便成中原之死敌,一旦有了机会,大唐上下都不会错过复仇之机。

  …………

  太极殿中,李破翻着奏章。

  扬州总管王泽上书,想在江都建一所海事学院。

  现在王泽在江都那边施政就顺手多了,杜伏威的旧部们纷纷被朝廷抽调,剩下的一些没了主心骨,也就缩起了脑袋。

  没了掣肘,王泽便也能尽情施展手脚。

  有的事情就怕比,他和李靖两人分处江左江右,李靖恩威并用,把荆襄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条,并数征岭南,把蛮族也整治的服服帖帖,不敢再来作乱。

  王泽领东吴故地,向称富庶,自然不能比李药师……差的太多。

  而且朝廷前年在郡上设道,裁撤各路总管之意已明,估计这一任之后,扬州总管之位便会成为过去了。

  在这之前,他要努力尽可能的多做出一些政绩来,回朝述职的时候也好说话。

  所以近两年他比照江右,大力推动大唐宝钱的使用,推行科举之制,支持土地改革,在江左试种稻米等作物,对于岭南的管控也加强了不少。

  如此种种,其实大多是在抄李靖的作业本,可他觉得挺好,江右那边被李靖治理的蒸蒸日上,说明人家的手段管用,他没那么固执,非要独树一帜,跟李靖较个高低。

  而且江左情形和江陵那边也不太一样,这里曾经是杜伏威的地盘,杜伏威投唐有功,被封吴王,深得陛下宠信,他便没办法像李靖那样大动干戈。

  所以比起江右来,他这边偏于平稳,真要较真的话,王泽觉得自己比之李靖自己就胜在一个仁字上面。

  让他更为安心的是,与朝中诏令往来,能够感觉到陛下对他治政江左很是满意。

  …………

  时至今日,今年他要做的事情很简单。

  接受李靖送过来的倭人,趁便留下一部分,送去清理运河河道,一些倭人船工匠人还要进行再教育。

  大唐的漕运正在复苏当中,而从江都到洛阳,最便捷的就是水路。

  别的地方整治漕运可以缓一缓,江左不行。

  这就涉及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造船,江左地区集中了大唐八成的船坞,当年洛阳和江都是前隋造船也最兴盛的地方,如今却只能看江左了。

  造船需要各类匠工,王泽上书想要比照长安这边建一所海事学院,其中自然有着投皇帝所好的意味。

  当然了,他如果不是觉得海事学院这样的书院中人用起来也许更方便,能解决造船匠人匮乏的问题,他也不会这么积极。

  之外就是诉苦,造船需要银钱,他那边花用不足,想要再向朝中支用一些。

  李破觉着这个问题好解决,是到商人派上用场的时候,招揽商人造船,许上些好处,画上些大饼给他们。

  商人造小船,朝廷造大船,相互补足,互为支撑,正是开拓海路的核心。

  李破也明白,大唐作为标准的大陆国家,农业必然是第一位的,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谷</span>  商人一直遭到压制,就是这个原因,而要进行航海贸易,没有商人的参与却绝无可能成事。

  这却与中原王朝一贯的国策有着相悖之处,产生冲突的地方非常多,不光是农业,还有中原民族所持的理念等等。

  所以海上之事一样要做权衡,不能让商人们乱来,哪天一群商人变成了官僚,参与进了政治,那将是尤其值得当政者警惕的事情。

  资本所控制的世界其实很可怕,不比后来所说的人吃人的封建王朝强上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上层建筑都会腐朽下去,没有例外。

  …………

  李破作为领头人已经很多年了,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治政理念,当年压制商人的想法起于边塞,如今有所松动,但基本国策不会向商人群体倾移。

  他可不想因为商人觉得什么东西卖不出去,便派人去杀人放火,大唐的利益,不是商人的利益,即便在某些时刻两者会产生重叠……

  当前就是这样一个时刻,大唐要开展海上贸易,便会鼓励商人造船出海,进行探索,李破也不介意把商人找到的一些岛屿封给他们,让他们尽情开发,只要你有那个财力就成。

  李破本人也想看看,追逐利益的他们,到底能在海上走多远……

  他不会低估商人们的冒险精神,只要有根胡萝卜吊在前面,他们跑的比谁都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才会发现关岛,或者南边的另外一块大陆……

  …………

  李破的畅想被宇文歆的奏报给打断了。

  尚书左仆射温彦博和封德彝,长孙顺德三人一起到来,突厥终于有了变故。

  东方汗阿史那多闻的叔叔,阿史那搏布同联合几个汗帐中的重臣和将军处死了阿史那多闻的兄弟阿史那平如,阿史那木结和他们的亲族数十人,其中包括了阿史那多闻留在西边的两个儿子。

  一场大乱下来,东方汗的汗帐彻底换了主人,阿史那多闻留在老巢的亲信几乎被连根拔起。

  这种变故不是说爆发就能爆发出来的,因为阿史那多闻就算再傻,也不会毫无防备。

  宇文歆打探到的消息很零碎,只能保证结果的准确,至于这场叛乱由何而生,那只有去问当事之人了。

  不过对于李破来说,不需要知道过程,只需要见到结果即可,这不难猜测,突厥王庭终于动手了。

  雷霆一击,先就断了阿史那多闻的后路,李破只是想着,阿史那多闻是率军回来平乱呢,还是寻求在辽东站稳脚跟?

  李破觉着阿史那杨环拖了一年多才动手,不应该就这种水平。

  为什么会选在此时动手,也堪琢磨,阿史那多闻一定是露出了足够致命的破绽,不然就是突厥王庭已经胜券在握,不怕阿史那多闻的反扑。

  这个热闹看的让人挠心挠肝的,李破觉着浑身都不得劲,当年杨广三征高句丽的故事又浮现在了他脑海之中。

  难道辽东真是受了什么诅咒不成?每次有人想对那里动手,后面就一定会有人拖后腿?闹来闹去没了好下场?

  李破和臣下们商量了一下,看得出来,大家都很高兴,怕是潜意识里都不愿阿史那多闻在辽东建功立业,也好理解,那岂不是说把南边的人都给比了下去?

  长孙顺德便说,“叛乱之人下一步应该就是收拢突厥东方部族,联合契丹,奚部等,派人召回前去辽东的族人,给阿史那多闻来个釜底抽薪?”

  封德彝则更为大胆,“是不是该让步将军,尉迟将军他们北上幽州,一旦阿史那多闻回军,或可击之?”

  李破敲击着桌案,思索片刻道:“不用大动,咱们跟突厥人有约,不管他们的家事,不能像他们那样没有信用。

  其实在朕看来啊,阿史那多闻多数是回不来了……

  这样吧,突厥人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求到门上来,咱们不能没有准备,诏李年率五千骑到幽州归宇文歆节制,有备无患嘛。”

  三个臣下稍稍对视一眼,都露出了些笑意,陛下说话总是这么“婉转”……

  温彦博道:“以臣之见,该催促一下李都督尽早回军新罗,辽东生变就在眼前,此时攻高句丽应是良机难得,错过的话极为可惜。”

  长孙顺德领过兵,当即摇头道:“李都督所部征战已有年余,奔波来去很是疲惫,将士思乡在所难免,就算回军新罗也要休整一番,聚集大兵也需时日,今年秋末动兵已是好的,不然仓促成军,又是劳师袭远,那可是犯了兵家之大忌了。”

  李破笑笑道:“不急在一时,让朕先看个热闹,你们说高句丽得知突厥人进退两难,再派使者过来,会不会换上一副面孔呢?”

  三个臣下都乐了,那几乎不用猜,高句丽人玩这种把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稍微占了点便宜便洋洋自得,吃了大亏就来摇尾乞怜,和熊孩子似的,只管恶心人,不管后果如何。


  (https://www.youren99.com/chapter/1211041/69754155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99.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