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立德、立功、立言
一个根本没有读过书的人,如何能够做到看懂一本书,又能从一本书中得到什么感悟呢?
最可怕之处在于,这天下,没有读过书的人,多如牛毛。
眼前这个陈十三,就是其中之一。
从这个人身上,弘治皇帝想知道,这千千万万人,能否真如方继藩所言,看懂明颂,又能从中学习到什么。
倘若……陈十三能从中受益匪浅。
这便足以让人觉得可怕了。
因为世上可能只有一个皇帝。
有数千上万个文武百官。
有十万个读书人。
可是百姓却有上千万啊。
一个人能从中得到一些好处,那么数千万人积攒出来的好处,便足以震动天下了。
弘治皇帝依旧打量着陈十三,见他脸上微显胆怯,身如筛糠,弘治皇帝的面上更显温和,和颜悦色的道:“卿学习的速度,倒是很快,只短短十数日,便学到了一百多字?”
陈十三虽是有些怯场,却还是努力的回答道:“小民学字,是连蒙带猜的,有些地方和邻舍相互讨教,倒不是小民有什么聪明之处,只是……读了这书,便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小民……非要学不可。小民自己也不明白,其他的书,一丁点都看不懂,恰恰是这书,竟是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
弘治皇帝乐了,笑道:“因为这是一部奇书啊。”
说着,他四顾左右。
左右的大臣们,许多人的脸色显得很不自然。
弘治皇帝收回目光,随即又道:“好,朕信卿家,那么,朕倒要考较你了,你最爱读的是哪一段?”
陈十三立即就道:“有一段,小民不但能读,还能背诵,这一段,小民化成灰都认得。是出自明颂第九节,养猪篇第三小节,母猪的产后护理。”
弘治皇帝:“……”
“咳咳……咳咳……”
崇文殿里,顿时咳嗽声此起彼伏。
弘治皇帝不予理会,却饶有兴趣的用手指节磕着案牍,淡淡道:“背来听听。”
陈十三定了定神,才放着胆子道:“其一,产前要对母猪进行少食,以免分娩之前细虫染病。其二,分娩之前,需对母猪进行清理,尤其是粪便,必须做到按时,万不可堆积在圈中。其三,分娩时,需左手倒提仔猪,右手对脐带进行打结,打结部位应与肚脐半寸为宜。其四,生产之后,需挤出母猪的陈乳,并对其产乳部位进行清理,若有条件,可用碘酒。其五,护理期间,需对仔猪进行观察,需在三周之内,体重达到十二斤为宜。其六:母猪产乳,关系仔猪存活,宜喂养红薯叶、甜菜等……”
陈十三倒背如流,以至于弘治皇帝不禁打开了书,对照着文字,发现除了几处应当是陈十三认错了字外,其他的,竟都和书中一般无二。
弘治皇帝此刻,却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虽知此书是一部好书,可听着……总觉得有几分滑稽之感。
等这陈十三背完了,弘治皇帝道:“卿何以对此感兴趣?”
“因为……草民打算养猪啊。”
“……”
这话……真是心直口快啊。
弘治皇帝不禁失笑,倒是觉得自己的问话有些多余了。
可这百官,却都哄笑了起来。
弘治皇帝咳嗽,压下了这笑声:“嗯?卿家此前没有养过猪?是养不起吗?”
“倒不是养不起。”陈十三渐渐的放松下来,老老实实回答道:“而是养了也未必有收益。最早的时候,养猪花费的确太大,确实是养不起,那时候,毕竟自己都吃不上饭呢,人都吃不饱,哪里有给猪吃的?不过此后,先是有了红薯,小民这才勉强不至挨饿了,再到后来,西山钱庄开始招募佃农,小人便报了名,谁晓得,小民一家七口,竟真的租到了三十亩地,且还是免租的,小民便在想,这不但可以吃饱喝足了,只怕……除了应付缴纳陛下的皇粮之外,只怕家里还有一些余粮呢。”
崇文殿中骤然安静。
那西山钱庄得了无数的土地,虽然这士绅们哀鸿遍野,可今日……弘治皇帝是真真切切的看到了一个治下小民,对这免租之事发自肺腑的感激。
可此时,陈十三竟开始悲恸起来:“小民心里恨哪,恨只恨,小民的上头有两个兄长,他们天生短命,竟是活不到今日,他们……他们是遇到了灾年,活活饿死的,若是那时候便有西山钱庄,有陛下和齐国公分发的免租田地,他们……只怕现在……现在……”
陈十三身躯颤抖。
似这样的小民,能活到陈十三这般三十多岁,便已算是幸运的事了,那些死去的人,除了还残留在他们的至亲的心底,对于其他早已习惯了生死的人而言,早已麻木了,用不了多久,便会被遗忘这世上,也曾有过这短暂的人生。
陈十三说到自己饿死的两个兄弟,眼泪便止不住的流淌下来。
此时此刻,崇文殿格外的安静。
或许有的大臣早已习惯了将人命视为草芥,将他们视为蝼蚁,甚至斥之以山野村夫。
可现在……看到一个草民,也会如他们一般,会痛哭流涕,内心深处,也有与他们相同的情感。
这等人类共同的同理之心,却也不禁流露出来一些。
于是……百官默然,殿中除了陈十三的低泣,再没有声音。
弘治皇帝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眼眶微红,似也深受感染,他本是心软的人,也随之不禁垂泪。
下意识的,弘治皇帝瞥了方继藩一眼,随即颔首,鼓励陈十三道:“卿家继续说下去,是否因为有了余粮,所以才敢养猪了。”
陈十三擦了擦眼泪,便道:“这可不是,就算是余粮,也不敢随意的糟践的,陛下……可知,这养猪,不只要糟蹋粮食,最紧要的,还要搭起猪舍,要花费人力。这倒还罢了,这其中的损耗也是惊人,不说别的,单说这母猪生产,若是生十头,能有五头活下来,便算是幸运了,而这五头,若能养活三头,也是幸运的事。倘使时运不好,说不准一头都活不成,那便是辛劳统统白费,到了那时,便是想哭都哭不出泪来。”
这世上,连人命都如草芥,存活率低的可怕,因而人们产生了多子多福的观念,因为生的儿子越多,自己的香火才有延续的可能。这猪命嘛……那就更不必提了。
陈十三继续道:“小民之所以去寻了几个仔猪,打算养猪,是因为此次小民从这明颂之中学到了一些养猪的方法,这些方法,小民在庄子里给族人试过,果然,照着书中去做,这仔猪的存活竟可高达七八成,七八成啊,陛下,小民们不晓得什么大道理,只晓得,从前三四成的存活,足足翻了一倍,只要肯花费功夫,将来……便有肉吃,甚至……还可换来银子,若非是运气太差,总不至于太亏的。这样的猪不养,是要夭寿的。”
“实不相瞒,陛下,现如今,庄子里,肯养猪的人,已是越来越多了,谁不想吃肉哪,小民们都有手有脚,有的是气力,只要不折本,又有这明颂的书里一些照料母猪和仔猪的法子,大家伙儿,还舍不得这点气力和粮食吗?”
陈十三说到此处,众人总算是明白了。
原来如此。
这些百姓,其实都精明得厉害。
他们比谁都晓得计算利益的得失。
这和这庙堂中的人不同,庙堂之中的人,计算的都是大利,他们甚至可以舍弃眼前的小利,而去追求更大的效益。
因而……他们往往自诩自己拥有有异于常人的智慧。
实则……并非是小民们没有头脑,只不过对于小民们而言,他们的每一次投入,都需斤斤计较,锱铢必较,因为任何一次的失误,都可能让他们饿了肚子,他们承担不起丝毫失误的风险,因而……看似好像是锱铢必较,只见小利,却照样拥有着别样的生存智慧。
弘治皇帝见这陈十三又是哭,又是笑,当这陈十三说到养猪时,眼里似乎放着别样的光芒。
弘治皇帝不禁感慨道:“卿家养了几头猪?”
陈十三老实回道:“共买了六头仔猪,才刚刚养着,是从小民的族兄那里买来的。”
弘治皇帝惊讶道:“养了这么多?”
陈十三便道:“总要以防万一,现在是一半散养,另一半,就去割一些猪草,或是用一些杂粮来喂养,若是都能出栏,小民今年的日子便算是红火了,今年小民打算好了,得勒着裤腰带熬一熬,熬过了今年,有了收益,到了岁末,小民甚至打算宰一头猪,除了给庄子里的族人分食一些,自家年关也可顿顿吃肉,余下的,买一些盐巴,腌制起来,甚至这猪头,还可用来祭祀祖宗,祖宗们若是晓得小民用猪头肉祭祀他们,在天有灵,不晓得有多欣慰。”
…………
推荐一本书:《咸鱼的自救攻略》,做短视频自媒体走上人生巅峰。
(https://www.youren99.com/chapter/1459772/3338470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99.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99.com